首页> 头条新闻

2020-05-19点击:

长城网讯(刘练 吴春鹏)“这还是我今年第一次坐高铁,看着窗外天蓝水美,坏心情一扫而空了。”在经河北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一位乘客兴致勃勃地掏出手机,拍下了好几张照片。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河北铁路发送旅客74万人次,日均达到13万人次。这是国内疫情形势向好之后,老百姓(603883,股吧)第一次大规模出行。

透过车窗,人们看到了辽阔坦荡的田野平川、挺立的大树和茂盛小草,风景好了,心情也跟着好起来。这份美好的背后,是河北省交通运输部门的努力。“我们一直都在积极优化铁路沿线环境。”河北省交通运输厅铁路民航处副处长梁金生颇为感慨,“去年一年,我们从零探索,推动全省建立路地协作工作机制,开展沿线隐患专项整治,特别是今年,还上线了一套新系统。”

梁金生所说的新系统,就是河北铁路沿线环境安全隐患整治管理系统。4月30日,随着石家庄市元氏县马村镇地方段长杜国宾收到第一个隐患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这套全国首个铁路和地方共同使用的铁路沿线环境安全管理系统,将铁路沿线环境安全工作推进了一大步。

近年来,随着铁路的加速建设、高速重载、高密运行,铁路沿线环境问题愈显凸出,由铁路沿线环境造成的设备故障、交通事故等安全问题不时出现,铁路沿线环境安全治理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问题凸显,治理要跟上。随着铁路沿线环境安全工作不断深入,河北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系列文件,保障铁路沿线环境安全,明确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牵头负责铁路沿线环境安全监管职责。针对全省境内12条普速铁路、6条高速铁路,以及京张、京雄等8条新建高速铁路,河北开展了全省铁路沿线环境安全隐患综合整治活动。

“截至去年年底,河北省共计完成整治铁路沿线安全隐患45812处,整治沿线垃圾堆物697处、塑料大棚823处、各类彩钢瓦14319处,很多铁路建设时期遗留的历史‘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河北省交通运输厅铁路民航处处长周蕴璞介绍。

深入研究长效机制迫在眉睫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了,基础也打好了,可在管理过程中,新挑战随之而来。“以前,铁路方统一排查形成台账后,需要移交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分配给相应县、乡,最后才会到我们手里。”一位地方段长解释道,“有时一次性分来几十处隐患问题,需要和对方反复确认会商时间。如果每个隐患位置离得再远点,战线就拉得更长了。”而这样的过程,在确认验收的阶段,还要再重复一次。

联席会议的相关人员也有难处。“沿线两侧隐患涉及的责任部门多,在实际开展整治中,会出现路地双方就个别隐患整治标准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我们协调起来有一定难度。”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铁路民航协调处工作人员于忠丽说。

怎么能整治得快,又能整治得好深化研究长效机制迫在眉睫。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迅速行动,联合河北省交通通信管理局与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时2个月共同研发出河北铁路沿线环境安全隐患整治管理系统,这也是全国首个地方和铁路共同使用的铁路沿线环境安全管理系统。系统上线后,通过移动互联网、电子地图等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路地双方段长的便捷对接和快速处置。铁路方排查出隐患,填写位置、类型、规模、图片等详细信息后,可直接移交地方段长。

“我们只需要在手机上安装一个App就能使用。”京哈铁路津山段值班人员张颖一边演示一边说,“你看,这里发现了一处砖混彩钢房,疑似安全隐患。”说着,她拍下照片并上传到系统内。“像这样,发送成功后,地方段长可以立即接收,经现场核实后,就可以安排整治。以后隐患能随查随改,双方不见面就能解决问题。”张颖说。

省联席会议办公室郭申鹏说:“以前,我们每周调度都要打上近百个电话,传真的纸质报表文件厚厚一沓。有了这套系统,不仅能实时查看全省隐患类型和分布情况,且整治全过程均有记录留痕,还可以随时导出各样式的电子统计报表,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如今,这套系统已经应用于河北省境内16条客货共线铁路和12条高铁,总长近8000公里,不仅解决了当前铁路沿线环境安全整治中存在的整治周期长、信息孤岛、权责不明、沟通不畅等问题,明确了地方行业管理责任,实现了路地工作交叉验证,大幅提升了沿线环境安全隐患整治的效率,更为深化铁路沿线工作长效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河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