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2019-02-17点击: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编者按

  我们不能不关注这门“课程”。这门“课程”的原名叫“生命源泉”(life-spring),起源于美国。

  作为一家权威公信的主流媒体,我们不能对这样一个进入社会主流人群并发挥着越来越大影响力的“新生事物”视而不见。

  这门“课程”的学员多系“社会精英”:商界高管、企业白领、政府官员……而有关这门“课程”的巨大争议如影随形:褒之者誉其为“心灵鸡汤”,不惜辞官位、弃事业乃至抛家别子为其鼓与呼;贬之者斥其为“精神传销”,四处举报,呼吁“全面封杀”。

  我们历时五月,对这一现象展开深入调查。但我们不能对这样一个复杂的“新生事物”做出简单的结论性的判断。我们只能保持客观、中立的媒体立场,对其做出尽可能深入、全面的解读。

  同时,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我们有义务给读者们一个善意的警示:该“课程”不仅在国内日渐风行,还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一些研究者认为“课程”的内容设置涉及“心理控制”,并非适宜所有人群,可能对学员造成“心理伤害”。目前,有些国家已有民间组织为该“课程”学员提供“心理救助”。广州市去年查处了一家经营该“课程”的公司。

  神秘课程名称:生命源泉(lifespring)

  神秘课程三个阶段:

  探索阶段(3个晚上加1个周末近40个小时,学费3300元)

  突破阶段(5天4晚,学费6900元)

  领导锻炼阶段(3个月,每月1个周末上课,其余每个周末由小组长们组织开会,学费3900元)

  神秘课程特殊用语:感召、老土怪、小女孩、海星、转移、回应、3C……

  神秘课程参与者:商界高管、白领……

  本报记者李亚玲为您报道

  神秘课程-日渐风行

  心灵鸡汤还是精神传销?

  上课之后局长辞职“改变自我”

  “我受不了了!她简直疯了!”6月3日,在受到妻子夜以继日地狂热“感召”后,成都市民陈先生已处于崩溃的边缘。他的妻子自被朋友“感召”去学习了一门奇特的课程之后,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她变得热情高涨、信心爆棚、喋喋不休,四处狂热地去游说亲朋好友也去读那个课程,往往说着说着就声泪俱下,像着了魔一样。大家都开始疏远她,她却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在‘真诚地帮助别人’……”

  类似陈先生式的苦恼,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成都人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不仅成都,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等地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这门课程的“冰火两重天”之中。近10年来,这种从美国引进的“体验式”培训课程正悄然风行国内各大城市。每月都有成千上万的“金字塔中上层”人士掏出大把的钞票走进这种“封闭式课堂”接受“洗脑风暴”。很多人的命运因此改变:例如成都一位曾经被同事们视作“女强人”的政府机关局长在上课后辞职,“我觉得这门课程改变了我的一生……我终于明白了我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我很快就下定决心辞职。”

  课程特点

  功能超常、收费天价、授课神秘

  此类“体验式课程”有许多共同之处:

  从宣扬的效果来看,都很“万能”:增进工作效率、突破眼前困境、超越自我极限、增强领导才能、改善人际关系……

  从收费标准来看,都是“天价”:一个阶段仅数天,收费高达数千乃至上万。所以此类课程“影响的”都是对社会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体;

  从授课方式来看,都是独特的“体验式培训”:导师们(授课者)从不备课,不拟提纲,不做枯燥的演讲,而是以超常的口才加以一个个“游戏”和“练习”来触动和引发学员的“体验”;

  从传播方式来看,都很“神秘”:不允许学员以任何方式作记录,所有学员在进入课堂前都必须书面承诺不得对外透露课程内容。而最奇特的是此类课程都从不做广告,也从不对外公开招生,完全通过学员们去“感召”自己的亲朋好友参加来得以扩展。

  从社会效应来看,都极具“争议”:支持者赞其为“心灵鸡汤”:“以前的我死了,现在走出课堂的是一个重生的全新的我”;反对者则斥之为“高智商新骗局”:“简直就是一种精神传销。”

  成都情况

  每月“感召”数百学员进课堂

  在成都,有数个专营此类课程的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国内多个城市。从2003年7月起,记者就与这门课程的部分学员陆续有过接触。他们多是商界成功人士,另有部分高级白领、政府官员。他们只是向记者盛赞这门课程的功效,一位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区的总经理甚至坦言:“这是我上过的众多培训课程中最有价值的!”但对相关课程内容他们均讳莫如深。

  几年过去了,这门课程在成都发展迅速。到如今,每月被亲友同事“感召”进课堂的学员已达数百人。

  神秘课程-记者暗访

  体验课程5个月撩开神秘面纱

  “课程”三个阶段花费一两万

  天价“体验式”课程究竟“体验”些什么?这种奇特的“精神食粮”有着怎样的“营养”?它为什么会在中产以上阶层中风行?有关此类课程的种种传言扑朔迷离。2002、2004、2006年,陆续有部分国内媒体对此课程做过质疑报道。但采访范围仅限于外围评价,没有深入课程本身。

  为对这一越来越具社会影响力的“新生事物”做出尽可能深入、客观、全面的解读,今年1至6月,记者在一位“LP”(完成了三阶段培训的学员)”的“感召”下,进入经营该课程的“成都××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全程体验了5个月,揭开了这门天价“体验式”课程的神秘面纱。

  记者暗访的公司将源于“生命源泉”的课程命名为“个人才华提升”,分为“探索”、“突破”、“领导锻炼”3个阶段。

  3个阶段每月都只开设1个班。“探索”为3个晚上加1个周末近40个小时,学费3300元;“突破”为5天4晚,学费6900元;“领导锻炼”为3个月,每月有1个周末上课,平时每个周末由小组长们(义务回公司服务的LP)组织开会,学费3900元。在学习过程中,还会产生几千元其它费用。一些外省学员常“打飞的”往来,成本更高。

  封闭培训

  自使一套特殊用语

  除“领导锻炼”有部分时间在户外“拓展”外,“探索”和“突破”均系全封闭培训。进入课堂前,所有学员需关闭手机,寄放随身物品;时间再长,也必须按规定保持同一坐姿或站姿;不允许私语、走动;时间精确到秒,每逢做游戏练习或中途休息,会有专人手持秒表卡时间。

  课程还有一套自己的语言体系。今年3月5日,公司在新会展中心召开了“LP”新春团拜会。约400人着隆重晚装参加。会上一个“LP”自编的小品也许最能反映这套语言的运用模式:

  “郭靖”:啊,蓉儿,我体验到你又长胖了几斤!我感召你注意保持体形……

  “黄蓉”:啊,靖哥哥,谢谢你给我真实的回应!但那只是你的看法……

  神秘课程-内容揭秘

  课程的6大设计充满争议

  课程内容庞杂,但主要表现出6大设计:

  由导师结合故事、寓言或现状传递某种理念

  接受者:以前几十年白活了

  排斥者:某些理念比较“唯心”

  例如导师先让大家各自列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做的事。然后再让大家一一展开分析,最后引导大家得出结论,“其实你所做的‘不得不’本质上都等于‘我愿意’。因为这都是你在比较了所有的得失之后做出的选择,你就要对你的选择负责……”

  类似的理念很多:“假如所有的人都说你是一头驴,你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自己找一辆车来拉”;“藏在心中的爱不是爱,活现出来的爱才是爱”、“所谓缺点其实是你的‘特质’……缺点也有‘潜藏好处’……”

  这些理念涉及引导学员们改变心态,其宣扬的价值观因多数比较主流,能得到学员们的普遍认同。例如“负责任”、“感恩”、“活现生命价值”等。一些对课程的正面评价由此而生,部分同学认为收获很大:“以前几十年白活了,到现在才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也有一些学员质疑其中的某些理念比较“唯心”,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意愿的作用,例如课程宣扬“人生是一场感召的游戏”、“只要你去做,就没有做不到的……”

  一个女公务员受困于机关单位复杂的人际关系,导师引导她:“你是源头,你要真诚的人际关系你就要真诚地去引发”,而当她将这一套用在现实工作中时却根本行不通,更困惑的她在学完第二阶段后退出了。

  让学员轮流发言,激发他们说出深藏心底的秘密

  接受者:突然拥有某种力量

  排斥者:深受打击,后悔,迷惘

  这在课程上有一个专用名词“分享”。导师往往从“分享”中找到话题“放大”并“解剖”,让学员们从中看到“关于自己”……

  导师要求学员们必须把其他同班学员全部视作“死党”,以锻炼“沟通、信任、付出和团队精神”。为此,导师鼓励学员们“开放自己”:“在这里你是安全的。你平时一直戴着面具生活,难道到现在你还要对自己虚伪吗?”

  在学员“分享”时,导师不允许用“我希望……”这样的句式,而要换作语气更强的“我要……”于是学员们的发言,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慷慨激昂。连一些平时懦弱羞涩的人到后来也变得勇气十足。这让部分学员感觉“收获很大”:“我发现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好像突然拥有了某种力量。”

  到后来,“开放”的程度逐渐加深,导师会引导你说出你深藏心中的秘密。例如你小时候受过什么打击和侵害?什么事让你变得这样封闭?甚至包括你是否吸过毒、嫖过娼、有过一夜情,是否同性恋、是否有过违法犯罪行为等等。一般的学员开始都会有些排斥或羞涩,但到后来绝大多数都会完全“放开”。甚至有女学员会讲到自己如何被男人骗、又如何出卖自己、堕过多少次胎等等极为隐私的话题。

  部分学员“开放自己”后会觉得“很爽”:“终于说出来了,心里轻松多了!”但也有学员却会深受打击。那个讲出自己隐私的女学员,被其他学员当众指责“你真不要脸……”事后她迷惘地告诉记者:“我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什么会讲那些事,我很后悔!”

  通过“非常游戏”让学员“反省”现实中的自己

  接受者:从来没有这样深入地看清自己

  排斥者:游戏过程近似误导

  有一个“红黑游戏”,导师把学员们分成两个组,事先要求“累积到最高的正分算赢”。结果两个组的学员都害怕对方的分比自己高,不约而同采取了和对方同时得负分的玩法。这时导师开始给大家打总结,分析大家游戏时的心态,讲解课程所提倡的观点,并引申到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有人做到了双赢,有人却选择了两败俱伤……你平时是否也在不停地玩这种游戏?你是否和你的同事、下属、爱人正在玩着这个游戏?”

  有的学员深受触动,开始反思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我从来没有这样深入地看清自己、反省自己!”

  而有的学员认为导师把大家在游戏中的态度等同于对人生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家进行“引导”是“误导”:“课程让我们自我否定,这是一种高明的‘洗脑’。”

  有些游戏引发的争议很大。广州媒体曾发表过质疑报道,矛头直指一些“怪异的游戏”,其中提到的“互骂”、“脱衣舞”、“死亡体验”等词汇很容易引发读者的负面联想。但就记者亲身体验来看,有些游戏的方式的确值得商榷,但媒体对其性质的解读也存在误读。

  例如所谓的“互骂”游戏,其具体做法是:学员们组成马蹄形,让每个学员轮流站在马蹄形缺口处的“压力点”反思自己,其余学员们则一个接一个地反复批评,直到导师叫“停”为止。如批评得不够大声,会被认为是“对死党不真诚”,甚至遭到导师痛骂:“我?你!你到这个时候都还在出卖你的朋友、出卖你自己!”

  这种游戏很考验当事人的承受能力。“你虚伪”、“你懦弱”、“你自以为是”……当陷入了众口一词的批判浪潮中时,站在“压力点”的人不管男女老少,也不管职业如何,哪怕一些现实生活中身份显赫的“成功人士”都会感到惶恐,身子不由自主地瑟瑟发抖,甚至泪流满面。

  记者所在班在玩这个“游戏”时,全班学员都在“压力点”痛哭失声,只有记者一人明确表示拒绝接受这种“非理性批判”,但换来的是小组长们和导师的“恨铁不成钢”:“你的钱白花了!你已经没有接收和提升的空间了!”另有一些游戏是让学员们在规定时间内自己去设计服装、制作道具演出9个小品,每个小品中的角色都代表一种性格类型的人,在经历了不同的“死亡”之后获得“重生”……

  小品的一些表现形式的确涉及了“脱衣舞”和“死亡体验”,其性质并非外界所传言的那样不堪,但其“提升素质”的功效实可存疑。

  把“做慈善、公益”纳入了课程范畴

  接受者:满足爱心需求,产生正面印象

  排斥者:课程是华袍,袍上却爬有虱子

  在课程中,导师会要求学员们从事一些公益活动:“我是源头,从我做起。”

  5月6日,记者所在班的学员来到了荷花池,“感召”摊主们捐献儿童物品;5月20日,集体将募捐所得物品送至成都市儿童福利院;6月1日下午,集体来到人民公园“感召”游客们“爱护环境,迎接绿色奥运。”

  和其它一些公司不同的是,记者就读的这家公司还将“做慈善”纳入了课程范畴。每个“探索”班学员的3300元学费中的300元被纳入公司慈善基金,公司会安排“LP”代表用这些基金在四川省内去找合适的地方修建希望小学。目前已建成2所。

  这些课程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员们的“爱心需求”,也为公司获得正面评价累积了正分。一些原本对课程持怀疑态度的学员至此则有点意识模糊:“现在我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是非好坏来衡量这个课程!”

  但也有学员质疑这些活动“流于形式”,并套用了张爱玲的名言:“课程是一件华丽的袍子,但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上面爬有虱子。”

  “练习”类似心理催眠,触发学员宣泄情感

  接受者:治疗了“情感麻木”

  排斥者:相同心理手段不能施于不同人

  每当开始“练习”时,导师会让大家坐在地上,闭上双眼。伴随着室内灯光的逐渐黯淡、音乐声也缓缓响起。导师手持话筒在室内走动,口中开始引导大家的想象……

  导师的声音时高时低,饱含激情,而音乐和灯光也伴随着他的话语适时做着调整。当气氛酝酿出来之后,导师的话会更煽情。导师会用很长的排比句,罗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伤害与被伤害的状况,种种被毁灭的美好与希望,总有一种能与你自身心底埋藏的伤痛契合……

  教室中开始传出抽泣声,导师也沉浸在自己的讲述中,声泪俱下。部分学员会情绪失控,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喃喃自语……甚至有人撕扯自己的衣服和头发。

  “催眠”之后,灯光大亮,满室都是红肿的眼睛和湿漉漉的脸庞,大家相互对视,恍如梦中。导师要求大家不能交谈,静默离开。

  有的学员很快就能回到现实生活中,记者曾见一衣着华丽的中年妇女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掏出手机开始打电话:“××,那600万的货今天到了没有?”而有些学员则许久都无法回过神来,进了电梯仍满面悲伤,掩面哭泣。

  有学员认为这种练习有效治疗了自己的“情感麻木”。次日,在一个设立“当下最重要的目标”这个练习时,和记者分在同一小组的3名富商定的目标均是“至少1个月陪父母吃1次饭,至少每周打1次慰问电话”;而也有学员认为把同一种心理治疗手段施于不同人组成的群体,存在隐患。

  强制学员“感召”更多人来“提升自己”

  接受者:感召“海星”,感到崇高、满足

  排斥者:拒绝完成强制任务,中途下车

  课程语言中,“感召者”为“小女孩”,被感召者为“海星”。这来自一则寓言:烈日下,大批被风暴抛上沙滩的海星即将死去。一个小女孩不停捡起海星抛回大海。母亲说这么多海星你永远也捡不完。但小女孩说:“能救一个是一个!”

  导师在讲这则寓言时非常动情,听者也个个动容。这时导师会告诉你,你就是那个“小女孩”,你的亲朋好友就是你的“海星”。他们正在现实生活中“搁浅”,亟须你的“挽救”。惟一的“挽救”方式就是--“感召”他们也来读这个课程!

  在“领导锻炼”阶段,这种“感召”成为一种强制手段:每个学员每周都必须宣言自己下周要做到多少个“3C”(即被感召人有意愿来提升、完成功课、缴纳学费)。否则就只能“下车”。而宣言会被当作“承诺”。

  在第1周末,记者所在班的大多数学员都拒绝宣言。导师将我们的拒绝等同于“你没有自信”、“你不关爱你的朋友”等等,“你抗拒的正是你要突破的,你要锻炼的正是如何去做到自己不愿做的事”。中途,我们这个班的“状态”让公司很不满意。领队最后要求我们每人必须在1周内做到1个“3C”,未做成者“下车”。记者据理力争,公司这才做出让步。

  “做3C”很易引起争议,一些被“感召”的对象近似于被骚扰。因此该课程往往被人疑为“精神传销”。而课程将自身的功效“神化”,“做3C”被视为“功德无量”,记者所在班的导师甚至将其上升到“关乎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提升”的高度。而随着课程的深入,多数学员对这些说法的认同度越来越高,不仅理所当然去做并从中体验到“崇高”和“满足”。到“毕业”时,记者所在班共做成了20多个“3C”--“海星”们均是学员们的配偶、亲人、同事、同学或下属。个别“小女孩”为完成任务,甚至不惜自己掏钱来发展“海星”。

  有的学员感觉自己从中“得到了提升”:“学会了沟通,重新审视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而有的学员则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夫妻不和、父子不和、朋友反目……

  3月4日,一女学员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对,4个女友也险些与她断绝关系;5月6日,都江堰的一位男学员被父亲打了一顿后关在家里;6月1日一女学员被男友“软禁”,手机也被砸坏。其男友也曾是一个“LP”,她就是其男友的“海星”,但后来其男友却渐渐认为这个课程“有问题”,禁止她再来上课。

  有了5个月的切身体验,记者感到这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课程”的设置极为精妙,环环相扣,能将学员置于一种身不由己的处境,而课程的传播者会让你接受并相信“课程的一切安排都是为了你好”。从自身的营销来说它做得非常成功,将成本最小化而利润最大化。但它宣扬的带有唯心色彩的观念、带有强制性的思想灌输手段、对理性认知和异见的排斥、怪异的训练手段、部分学员超乎寻常的狂热,冲击了人们原有的思想和道德观念,极易引发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