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2018-09-01点击:

  杭州市西湖区骆家庄通过一本书、一幢楼、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推进充满人情味的“和美骆家庄”建设,无疑是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求的有益探索。

  城中村振兴发展的新探索

  章忠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也指出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中村非村非社,虽居于城市却有更多乡村特性,并且治理和发展更为复杂,任务也更加艰巨。作为一个1999年撤村建居后形成的城中村,杭州市西湖区骆家庄通过一本书、一幢楼、一个目标,紧随时代发展潮流,逐渐从自发走向自觉,坚持不懈地推进充满人情味的“和美骆家庄”建设。回顾这些年的实践,可以说这一本书、一幢楼、一个目标无疑是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求的有益探索。

  以一本书探寻乡关何处。长期以来,拥有众多姓氏的骆家庄到底是不是一个传统的乡村集体?这个疑问会不时出现在骆家庄老百姓的心头,影响着各阶段共同体的重塑和“一家人”气氛的营造。为此,我们觉得有必要追根溯源,探寻乡关何处。经过省社科院专家的努力和骆家庄全体成员参与,历时三年多,由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及当代著名作家麦家作序的《乡关何处:骆家庄村落历史与城市化转型研究》面世,该书从多学科和多维度出发,再现骆家庄历史变迁、地理风貌、风俗人情和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演进情况。这一研究成果使我们澄清了长期萦绕于心的疑问,明晰了骆家庄完全不同于传统聚族而居的宗社型乡村,而是一个传统集镇合并周边湿地小村落而来的集镇型乡村;也使我们明确了在新时代如何增强自身凝聚力、重塑共同体和营造“一家人”气氛,进而实现集体振兴发展和推进城中村人口市民化,更知道这需要党委班子和全体百姓的加倍努力和辛勤付出。

  以一幢楼承载百姓归属。撤村建居后,骆家庄一直缺少供全村百姓进行传统习俗和文化娱乐的平台和载体。2012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从建设乡村精神文化地标——文化礼堂入手,为农民打造精神家园,让其在“身有所栖”后“心有所寄”。作为城中村的骆家庄,积极响应,很快建成一座相对简单的文化礼堂,让骆家庄2624名本地居民在撤村建居后再次拥有了一方活动平台。随着形势的发展,为更好地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2016年底,我们建成了一幢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耗资2000多万元的综合体建筑——骆家庄文化家园。综合体一楼设有“最多跑一次”试点的公共服务大厅、多功能的家园大厅。二楼设有陈列《之江新语》等著作和体现时代精神的“崇德堂”,让“团结拼搏、勇争一流”的龙舟成为骆家庄老百姓心中“红舟”的龙舟馆,体现原骆家庄合并前的十八个村落民主治理的“议事厅”,承继传统习俗和集镇文化的“茶馆”,汇集各类书籍和黑科技的“筑梦书屋”,提供骆家庄本地人和外来居民体育锻炼的“健身房”。这幢楼的建成,开始承载骆家庄老百姓的归属和荣誉,有效地凝聚了民心,增进了共同体重塑和“一家人”气氛的形成,促使村民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让老百姓在此共享骆家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果。

  以一个目标锚定美好生活。在城市化浪潮中,骆家庄也一度迷失过,特别是土地征迁后,原先的村落消散,集体经济一度快速衰败,随之流弊横生。面对诸多城中村相似的困境,合作社党委高举党的旗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精神,努力在传承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积十余年时间之努力突出重围,实现村庄的振兴发展和华丽转型。2005年,面对债台高筑的现状,合作社党委提出“千方百计发展集体经济;逐步提高股民福利待遇,着力改善居住环境,不断提升生活品质;努力拓展就业平台,提供就业机会”。经过五年多努力,基本扭转了集体经济衰败的趋势。2012年,我们又提出了“经济强社、管理立社、环境美社、文化名社、树人兴社”五大战略,进一步推进骆家庄作为一个城中村的整体发展和进步。2016年,骆家庄获得“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点”称号,集体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形成了“一园、一市、两街”产业格局。在此基础上,进而全面启动以红色家园、洁美家园、精神家园、和谐家园、富足家园等为支撑的“和美骆家庄”建设。而今,走进新时代,迈上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进“和美骆家庄”建设,让居住在骆家庄的近三万外来人口也能共享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果,为杭州市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