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2016-12-24点击:

  新华社佛山12月14日电(记者卢羽晨)黄飞鸿的“佛山无影脚”,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电影记忆。如今,这里也成了孕育未来体操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一片沃土。

  从2岁开始,家住广东佛山的林嘉鑫就开始在李宁体操学校练体操了。现在,9岁的他就读于佛山市禅城区鸿业小学三年级,每天坚持到李宁体操学校训练两三个小时之外,体操课也每周一次地进了学校课堂。

  “我认为‘佛山模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以成为体操后备人才乃至整个体育领域人才培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基础。”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罗超毅日前在参观佛山市禅城区体操试点时说。

  什么是“佛山模式”?

  记者走访后发现,所谓“佛山模式”,就是指推进“快乐体操”进入幼儿园及中小学,由地方政府、学校或社会出资购置经认证符合相应标准的指定器具,学校将“快乐体操”纳入每周体育课进行普及,同时由专业院校/人士协助指导培训师资力量,选拔建立幼儿园队、校队;在学校里对体操有兴趣、有条件的孩子可以参加社会上如李宁体操学校等高水平俱乐部,进行更专业的学习提升。“佛山模式”最广为人知的成果,就是培养了如周施雄、李琪等一批体操、健美操名将。

  罗超毅表示,原有的体育体制已现结构性问题,目前很多县市一级的地方体育局已经“关停并转”,加上经济发展、时代进步,人们生活和观念转变,下面的传统体工队、体校模式很难招生,“现有体操后备人才已濒临枯竭,至多能撑到2024年奥运会”。因此,如何进行“转轨”以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及市场要求,提高体操普及度,乃至共同实现“健康中国”的大目标,都需要对现有模式进行调整。

  佛山禅城区是“全国快乐体操进校园示范区”。今年2月,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签订协议,三方共建快乐体操推广实践基地。

  这,也是一片“试验田”。

  寓教于“乐”,身心充实

  张槎中心幼儿园是该区一所农村幼儿园,也是禅城区开展试点的5所中小学及20所幼儿园之一。幼儿园硬件上搭建了快乐体操房,同时也聘请了退役运动员担任幼儿体操的专科老师,同时采取自培方式,组织其他老师参加快乐体操师资培训担任助教。

  在操场上、在围墙边、在舞蹈室中、在快乐体操房里……配着欢快动感的音乐,满头大汗的小朋友们在老师们的引领下,玩攀爬架、荡桥、木梯、平衡木、双杠、海绵池等不亦乐乎,随处都可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我们推广快乐体操项目,不是要拿奖牌,不是为了作秀,而是以此为载体,立德健体育美,让更多孩子从小接触运动的快乐。”张槎中心幼儿园园长李静萍说,让体操走进校园、幼儿园,改变的是人才培养的模式,更是促进幼儿体质的一次尝试。

  她说,经过一年多的快乐体操教学,园里孩子们的身体更挺拔了,坐姿、走路的姿势更端正了,平时更加自信快乐了,同时注意力、意志力也有很大提高。因此,原本对快乐体操有误解的家长们也转变了观念。

  重普及,“快乐”带来“意外之喜”

  下朗小学原属村办小学,就读的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全校教学班有12个,学生566人。在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每周都会固定开设一节体操课,进行全员普及。

  “其实,‘快乐体操’带给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弟最主要的就是精神面貌的提升,至少先打好形体基础,希望对他们未来人生发展有帮助。”去年刚到学校的健美操专业教师何思敏说。

  鸿业小学从1999年起就与李宁体操学校合作。一走进校园,连教学楼的柱子上都贴满了鞍马、跳马等体操项目科普小常识。校长张丽琴说,体操项目的进驻,带动了学校整体内涵的提升。如今除了一至四年级的体操特色外,孩子们同时还在四至五年级开展的游泳项目获得了全区十连冠,甚至在科技、朗读、书法等领域也是硕果累累。

  “其实在开展特色时,区教育局并不看重得奖情况,而是更重视体育运动的普及度,同时全校家长也非常积极,都加入了家庭委员会,共同参与学校建设,所以我们现在孩子们体测合格率达到了99%。”张丽琴说。

  老基地“快乐”焕生机

  湖北省是中国体操传统强省,曾培养出杨威、程菲等一批奥运冠军。然而,由于“总也招不上人”,这座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冠军的摇篮”曾一度面临被拆除改建成羽毛球馆的命运。

  好在“快乐体操”开展后,如今的体操房被周边幼儿园视为一座超级梦幻游乐场,人气爆棚,导致体操教练成了紧俏的“香饽饽”。

  湖北省体育局崇仁体育培训中心主任周慧超在考察了“佛山模式”后表示,回去后要积极借鉴这一模式,大力推进退役运动员转岗转型的培训工作,推进“快乐体操”在湖广大地进一步扎根深化。

  罗超毅表示,体操其实从其本意而言,就是一种身体的运动方式,因此“快乐体操”会根据孩子们生长发育特点,由易到难,搭筑好“金字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