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2016-08-16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需要多方面的开拓,利用国际合作,整合科技资源是不容忽视的选择之一。

合作共赢是经济科技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科学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近年来也日趋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国际基础科学研究前沿课题需要规模空前的物质资源与智力资源投入,使得国际科研合作成为必然。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hadroncollider,lhc)进行的6项实验均在国际合作的模式下完成,规模最大的团队包括来自37个国家的2000多位科学家。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跨国企业的发展壮大使得应用科学研究和产业化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国际研发中心几乎是跨国企业的标准配置,以华大基因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近年来也有着出色表现。全球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大环境决定着创新与合作将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核心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采取“非对称”发展战略,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探索新型科研创新模式的条件走向成熟

我国科学研究发展迅速,科技进步贡献不断增强。2015年,nature杂志所发布的评价世界各国科研机构综合实力的nature指数报告中,中国科学院位列全球第一。我国国际论文发表数量稳居世界第二,被引次数逐年上升到世界第四。科技进步在国民经济当中的重要性及贡献率不断增强。中国科技整体水平正在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与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为开展国际科研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硬实力支撑,是探索新的国际科研合作模式的可靠保障。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快速发展,新模式、新变化不断出现。拓展海外研发机构,一直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自1994年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在北京投资成立国内首个合资研发中心起,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已超过了2000家左右。在华研发中心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模式和质量也出现了一系列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1)平台升级化:在华研发中心从最早期的技术检测平台到区域性研发中心,正不断向全球研发总部水平提升;(2)行业多样化:研发中心已完成从电子、信息、软件行业向制药、家电等行业的拓展,化妆品、家居、金融等行业研发中心也已出现,研发领域正在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拓展;(3)服务市场全球化:研发中心正在从服务本地市场为主转为服务全球市场;(4)国内企业国际化:华为、海尔等优秀国内企业,正在积极学习跨国企业设立国际研发中心的经验,开展海外研发中心建设。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为代表的我国与国际科研合作所体现出的一系列新趋势、新变化,实则体现出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研究和吸取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设立和运作经验,对于离岸创新中心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因此,开创新型创新驱动——离岸创新中心模式,是在全球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大背景下,秉承国际创新与合作理念,贯彻“非对称”发展战略所提出的整合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秉承“以我为主”的原则,大力推动国际研发中心与国内创新基地相互协调、相互激励的国际合作科研创新新模式。

离岸创新中心模式构想

国际:由中方机构与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成立离岸研发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整合国际科研资源与人力资源,进行研发工作;国内:以市场为导向、中资企业及高校研究院为主体、政府为支撑,建立科学研发基地、产业孵化公共服务平台与产业基金、专家智库一体化构架,形成产学研用技术创新体系。

离岸创新中心模式建设的关键在于国际离岸研发中心与国内研发创新体系的有机整合与对接。国际离岸研发中心是立足海外、有编制、有团队、有研发设施和实验平台的研发实体,吸纳当地技术、人才等科研资源在不脱离原有科研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开展工作,能够帮助我们接触世界科技前沿,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吸收高端人才,了解当地需求特征,把握行业发展方向。以国内研发创新体系为支撑,利用国内丰富的市场资源与金融、产业资源,有助于实现研发成果的快速本地化和产业化。两者相互搭配,相互促进,构筑全球化的协同研发体系,一方面可以整合全球研发资源与研发协作,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连续研发,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优化研发成果的再配置,推动全球研发互补和需求对接,保证研发与生产的连续性,抢占国际市场最前沿,实现研发效益最大化。

离岸创新中心模式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