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2016-07-07点击:

未来五年 深圳将打通1小时粤港澳湾区经济圈

  滚动制定年度综合治堵方案、适度降低商业办公区停车配建标准、消除社会参与停车设施投资运营障碍、适时开展拥车者自备车位制度的技术研究的同时,推动适合企业鼓励员工居家办公……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委”)日前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初版(以下简称“规划”),向公众咨询意见。这份文件涉及轨道交通、公交、治堵、城市慢行等建设规划,其中关于城市治堵措施,交委提出一系列颇富创新精神的规划。

  为使规划能更好地反映广大民众和社会各方面的诉求,公众可以发表意见和建议,截止期为2016年7月15日24:00时,渠道包括官网、电邮、微博及邮箱等方式。

  如何治堵?鼓励社会建停车场倡导个人居家办公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其中涉及整治疏通瓶颈、平衡停车供需、完善车辆配额政策等。

  规划表示,将以“公交治堵”为核心,滚动制定年度拥堵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统筹交通拥堵治理各项工作;完善既有交通拥堵综合治理联席会议机制,系统整治拥堵路段、节点等交通瓶颈。

  停车是深圳人的热点。深圳机动车保有量超320万辆,每3辆车抢1个停车位。规划表示,以配建停车为主体、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采用差别化的停车供给策略,修订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车泊位标准,组织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并纳入法定图则,做好用地管控;优化停车配建标准,适度降低商业、办公停车配建标准,逐步取消一类区停车配建下限。

  关于停车设施发展政策方面,规划称将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降低停车设施建设运营主体和投资规模的准入标准,改革停车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消除社会参与的既有障碍。并且,规划提及“做好用地保障,中心城区功能搬迁等腾出的土地应规划一定比例预留用于停车设施建设”。

  关于停车设施运营管理方面,规划称将持续推动路内停车泊位建设,重点加强原特区外组团中心片区停车泊位建设,逐步形成与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相关联的路内停车收费标准调节机制,完善市场化停车价格形成机制。未来将“逐步明确停车产权,适时开展拥车者自备车位制度的技术研究。”

  同时,未来将建立以交通减碳为切入点的道路使用调节机制。按照规划方案,交委研究在交通拥堵严重、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重点片区设置机动车低排放区,提高准入车辆的排放标准。还研究工作日在科技园、国贸、华强北、车公庙等通勤交通需求集中片区实行高峰期社会车辆限行措施。

  自深圳2014年实施限牌政策后,机动车配额政策一直广受关注。深圳交委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及,将优化调整车辆额度配置计划,建立交通、环境双约束下小汽车额度目标与车辆净增长(含新增与存量注销)的互动调节机制,研究实施机动车额度分类管理;优化完善限额管理配套政策,优化改进小客车额度竞价和摇号机制,研究小客车额度有期限使用政策措施,研究利用提高收费管理异地车的政策,研究出台二手车交易周转指标管理办法。

  对于“绿色出行,自愿停驶”活动,规划称研究实行通勤交通公交出行的票价优惠政策,倡导单位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居家办公、视频电话会议、弹性工作制等措施。

  如何跨城?城轨 高速路打通1小时湾区经济圈

  深圳与周边区域交通网络完善也是关注焦点。这份“十三五”规划初稿提出,以打造粤港澳湾区战略枢纽城市为目标,围绕公铁“两道”(城际轨道、高快速路),按照“东进、西连、北拓、南优”思路拓展网络,强化粤港澳湾区中心枢纽地位。规划目标是,至2020年,基本建成以城际轨道、高快速路为骨架,衔接一体的区域快速交通体系,实现1小时可达粤港澳湾区城市中心城区和深港中心城区半小时互达。

  规划称,充分发挥深莞惠与河源、汕尾“3+2”经济圈合作机制优势,共同加快城际轨道网规划建设,促进区域发展要素向城际轨道通道集聚,进一步扩大经济腹地范围,构建以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东岸城际轨道网。

  为拓展辐射粤东地区,交委的规划拟拓展厦深铁路坪山快捷线服务范围,研究开行起至深圳北站、福田站,经坪山新区、惠州,至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快捷线可行性。加强与珠江西岸地区的联系,提前启动跨江轨道通道规划研究。

  规划明确,在深莞惠一体化联席会议制度下,研究深圳11号线与东莞3号线衔接、深圳6号线支线与东莞1号线衔接、深圳20号线与东莞2号线衔接、深圳10号线东延至东莞凤岗、深圳13号线与东莞3号线衔接、深圳14号线延伸至惠州南站等规划方案可行性,支撑深莞惠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另外,规划将加快推进深港西部快轨前期研究,预留与机场地面交通中心、城市轨道11号线、穗莞深城际轨道、前海枢纽等重要通道和节点的衔接空间;结合深圳湾口岸改造、莲塘口岸建设、皇岗口岸改造和河套地区开发建设,开展新的跨界轨道通道可行性研究。

  记者还看到,规划提出发挥水运交通优势和便利,升级联系珠江西岸水上客运服务。研究开通前海与中山、珠海、香港、澳门的快速直达航线,强化前海与珠江西岸城市便捷联系和辐射带动作用。

  如何慢行?建立体步行系统整合全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为了提升城市交通发展质量,交委规划提出“复兴慢行交通”,营造低碳、安全、注重体验的出行环境的目标。

  为了完善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接驳,规划称将打造全天候轨道接驳慢行系统,全面优化调整轨道站点周边的慢行交通系统,与轨道三期160个站点建设同步建成站点接驳设施。结合轨道交通推进福田CBD、前海、后海、华强北、科技园南区、湖贝等高密度片区的地下步行系统建设。

  同时,也将计划建立多样化的立体步行系统。比如,规划研究广深铁路上盖平台、罗湖金三角、梅林—福田中心两片区立体步行连廊,推动商业、产业集聚区范围内的更新改造项目二层连廊规划建设,系统构建地下、地面、空中三位一体的步行空间。结合道路两侧用地开发和周边片区慢行系统整体布局,加快完善立体过街设施。

  规划计划,构建多点特色步行街区,推进福田中心区、蛇口—前海、深圳湾—后海、科技园南等片区的自行车专用通道试点建设。推进城市绿道系统建设,整合全市现有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而规划关于慢行的另外一部分是,营造无障碍出行环境。比如,规划提出推进道路、人行过街、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及枢纽无障碍设施建设,优先推进重点地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以示范片区改善带动,逐步建成高质量无障碍出行环境。

  关于推进交通无障碍设施建设,这份规划着墨点在于如何结合道路、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通道、平面过街设施建设,推进道路及过街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此外,规划还称将对现有轨道交通站点无障碍设施进行清查,逐步完成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和验收工作,结合轨道三期工程高标准配备无障碍设施。另外规划也提及要提升重点地区无障碍交通环境。

  此外,规划还表示,要加强平安交通建设,逐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体系,从加强速度管理、提升弱势道路使用者安全、加强事故黑点及隐患点治理、完善事故应急救援及疏散体系、理顺交通安全管理机制五个方面综合采取措施,整体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wx_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