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2020-01-11点击:

  诗歌的传播渠道与载体在发生变化,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也与从前大不一样,在守卫文学纯粹性的同时,也应肯定种种有助于促进文学重返生活现场的有效形式。

  近日,《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决赛落下帷幕,比赛决出了总冠军,也赢得了观众好评。在此期间,诸多诗词爱好者通过观看这档节目,让自己的生活多了些诗意。

  面向大众的《中国诗词大会》,使用了综艺节目的形式来传达文化意味,这是电视文化内容生产的创新做法。以淘汰、对决、积分的方式,对选手的诗词积淀、文化素养进行考核,不见得是最公平公正的,却因此打开了一条“诗词推广”的通道。呈现于节目中的诗词内容不追求偏门冷僻,都是公众耳熟能详的佳句,降低了观众的收视与理解门槛,有助于实现节目的创办初衷。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举办之前,一场“诗歌热”就已经开始蔓延:一些主打名人、明星朗读诗歌的微信公众号,把“睡前读首诗”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赢得许多习惯了手机阅读的年轻人的喜爱;各地由官方或民间组织的诗歌朗诵会,邀请知名诗人与专业朗读者到场,吸引了众多听众,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状况;有出版社专门成立诗歌出版品牌,诗集的销量触底反弹……

  从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热”、遍地“诗人偶像”,到上世纪90年代末的诗歌冷寂、群嘲诗人,再到最近几年诗歌文化的再次潮起,这个变化很明显符合“精神—物质—精神”的转折曲线。从理想主义盛行到物质主义至上、再到注重精神回归,也客观反映了经济与文化之间复杂的角力过程。

  在物质匮乏的时候,人们依赖诗歌充实心灵,在全力发展经济、物质生活大为改善的时候,诗歌被暂且遗忘在身后,而当大家不再为基本温饱苦恼、开始更多反思发展焦虑的时候,诗歌再次成为抵御浮躁的一种有效武器。

  与电影热一样,诗歌热的涌动,也融入了一些消费主义作为动力。在公众的诗歌冲动被启发、引导、点燃时,消费主义显然具有“火柴”的作用。《中国诗词大会》也好,诗歌公众号也好,诗歌朗诵会与出版物也好,无论在形式包装还是鼓励消费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幕后策划与台前推广元素。这种带有“人为干预与刺激”的诗歌热,与上世纪80年代诗歌热的纯粹性,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但即便以消费的态度看待当下的诗歌热,笔者依然觉得是好事。诗歌的传播渠道与载体在发生变化,人们的内容消费观念也与从前大不一样,在守卫文学纯粹性的同时,也应肯定种种有助于促进文学重返生活现场的有效形式。

  每天醒来,人们都会迅速坠入信息的包围圈,在遴选自己愿意接受的内容影响方面,把目光更多投向诗歌、投向文学(无论是经典文学还是流行文学),都能够帮助观众(读者)保持内心的文化敏感,为生活注入一些丰富与感性的特质。

  当然,不能简单地将“诗歌热”解读为“全民写诗”与“全民读诗”。《中国诗词大会》中出现了一些让观众印象深刻的选手,但这些选手在离开节目之后,依然要回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做好自己的事情,过好自己的生活。

  这是一个不太容易迅速产生“文化偶像”的时代,这或许恰恰说明,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审美水平,正在悄然成为无数人的自觉行为,人们已经不再依赖“文化偶像”的指导。诗歌只是公众的阅读选择之一,除了诗歌之外,只要是能够帮助人们实现精神提升、心灵丰沛的渠道,都是良好的文化通道。

  因此,在这股诗歌热中,不管你是亲身参与其中,写诗、读诗,还是远远地欣赏,都是好的。(韩浩月)

诗歌热为生活注入感性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