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2018-06-26点击:

  在全國,文化中心看北京,在北京,文化發展看朝陽。

  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核心區,作為首都文化發展大區和文化資源聚集區,朝陽區始終突出文化引領,打造“文化強區”,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和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全國首個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也在此落戶,形成了文化資源豐厚、文化氛圍濃郁、文化特色鮮明、文化人才匯聚、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

  喧囂鬧市中安靜的城市書屋,遍布大街小巷的流動圖書館,可以預約取書、送書上門的圖書館,致力於培養全民美育的文化館,44家由老舊廠房轉型升級、各具特色的文創園……在朝陽,隻要你想,“文化食糧”隨手可得,文化已經在“朝陽群眾”內心生根發芽。

  不一樣的圖書館:提升百姓通過閱讀產生的“獲得感”

  北京CBD北側,車水馬龍的朝陽路小庄路口附近,有一棟四層小樓,它是朝陽的一個文化地標,它見証著幾代朝陽人對閱讀的熱愛和對文化的渴求,它就是朝陽區圖書館小庄館。

  朝陽區圖書館小庄館成立於1958年,這座與朝陽區同歲的圖書館承載著朝陽人幾十年的文化追求。如今,經過重裝改造后開放的朝陽區圖書館小庄館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傳統意義上圖書借閱的場所,更是為市民提供高品質基本公共閱讀服務功能的綜合性文化空間。

  “自從4月22日重裝開館以來,我們一個月的時間接待了4萬多讀者,預約借書將近2萬冊”,朝陽區圖書館館長李凱告訴記者,重裝后的朝陽圖書館設置了“新書牆”方便讀者借閱,設立了兒童和老年人閱覽區,掃描身份証就能無線上網,而且新開發了預約借書服務。

  通過預約借書平台,讀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並選擇離自己最近的自助圖書館或部分基層圖書室作為取書點,朝陽區圖書館將在48小時內進行免費配送服務。對於那些不方便來圖書館的讀者,可以直接通過微信實現朝陽圖書館的辦証、預約、交納押金及滯納金等基本服務,在微信上自助預約指定圖書,就近配送取書,讀者還能通過自助圖書館還書。

  “我們現在每周更新的圖書大概是1600冊,會把現在最新的書放到圖書牆讓老百姓能方便的找到,我們還把環廊和窗邊的座位,也就是一個圖書館最好的座位全部留給了讀者,同時還為‘一老一小’設立了老年閱讀室和兒童閱讀室”,李凱表示,這一系列舉措都是為了提升百姓通過閱讀產生的“獲得感”。

  “新改造的小庄館是我們‘四網一體’多維度公共閱讀服務保障體系的中心環節。”朝陽區文化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四網”包括傳統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自助圖書館為主體的城市街區圖書館服務網絡,電子閱覽室、共享工程服務點為基礎的數字圖書館服務網絡,流動圖書館為主體的定制化閱讀服務網絡,這些網絡相互支撐,構成覆蓋朝陽區的“一體”特色公共閱讀服務體系。

  此外,為了讓讀書成為更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朝陽區打破行政區劃、體制機制等限制,保障百姓免費享受基本借閱服務及參加公益性閱讀活動、文獻可實現通借通還的基本要求,結合政府資源與社會力量運營能力的優勢,建成了夢工坊館、宸冰書坊館、798尤倫斯館、良閱書房館、東億產業園館、三裡屯館、東區兒童醫院館、讀聚時光館8家社會化管理的城市書屋,解決了北京CBD和各藝術園區內公共閱讀資源發展不充分的問題,延伸了公共閱讀服務的時間、空間,擴大公共閱讀服務的覆蓋人群。

  不一樣的文化館:“文藝公號”豐富普通人的文化生活

  文化館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

  在朝陽區文化館館長徐偉看來,文化館不應該僅僅是專業人士聚集在一起唱唱跳跳或者是將少數文藝愛好者培養成專家的地方,文化館應該是培養全民美育、滿足普通人文化需求的地方。

  正是基於這樣的定位,朝陽區文化館樹立了以“公共文化”為核心的辦館理念,將區域內的企業職工、農民工、學生以及高端白領、外籍人士等人群的文化生活都納入到了文化館的服務范疇,推出了新媒體矩陣“文藝工號”,為有志於從事公共文化產品供給的機構提供平台資源。

  3D創意中心、斑馬書店、由來自各行各業的業余愛好者組成的隔壁劇社、以年輕人為核心創作表演的舞團北京9當代舞團、由居民組成的中國首支“大媽”現代舞團……這些都是入駐香河園地區文化中心的“文藝工號”,他們的出現帶動了地區文化發展,使百姓共享文化成果。

  “我們舞團不僅進行日常創作與演出,比如最近參與了由張藝謀執導的舞台劇《對話?寓言2047》,同時我們還選拔‘社區小教員’進行培訓,由他們將培訓成果擴散到更廣泛的社區藝術團隊,從今年4月開始到6月我們共培訓了400課時,輔導了8900余人次”,今年入駐香河園地區文化中心的北京9當代舞團已經成為服務地區公共文化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據了解,針對朝陽區面積大、人口多的特點,2010年,朝陽區文化委打破傳統的“區級-街道-社區”三級公共文化設施格局,建立了“區級-地區級-街鄉級-社區(村)級”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地區文化中心是介於區級和街鄉級中間的一級文化設施,是朝陽區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一大亮點。

  “香河園地區文化中心是朝陽區文化館開放的第二個地區級文化中心,是四級文化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朝陽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心總設施面積約4000平方米,功能設置上以“文藝工號”為核心,孵化社會機構,凝聚社會資源,形成了多維劇場、創意圖書館、藝術教室、研修室等特色單元。中心為香河園、三裡屯、左家庄、和平街、安貞、太陽宮等街鄉群眾提供文化活動空間,也為這些地區的基層文藝團隊和非非戲劇節等文化項目品牌提供了發展空間,滿足周邊約40萬人的日常文化需求。

  不一樣的文創園:老舊廠房“騰籠換鳥”成新地標

  “我覺得文創產業不僅是朝(zhao)陽產業,也是朝(chao)陽產業”,入駐銅牛電影產業園的嘉禾世紀影業負責人趙良頗有感慨地說。

  的確,在朝陽區,文創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作為全國首個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所在地,朝陽區已逐步成為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新名片和引領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試驗田。

  近年來,國家文創實驗區以老舊工業廠房改造轉型升級利用為抓手,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深入推進“騰籠換鳥”,積極引導一批老舊工業廠房轉型升級文創產業特色園區,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標。萊錦、懋隆、郎園、東郎、銅牛、吉裡等24處老舊工業廠房轉型成為文創園,不僅成為了首都的城市地標、朝陽的文化名片,更成為了首都市民休閑活動的“后花園”。

  嘉禾世紀影業所在的銅牛電影產業園就是由老國企北京銅牛京紡物資有限公司庫房轉型的一家以打造“國內最專業的電影產業園”為目標的文創園。目前,園區已聚集了50多家涵蓋電影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的企業,已具備整部電影策劃、投資、制作及發行的能力。園區企業東海麒麟更是實現了12個人創造3000多萬收入的佳績。

  截至目前,朝陽區已有44家老舊工業廠房轉型升級改造為文創產業園區,完成改造建筑規模223.1萬平方米,並且鼓勵文創園區利用各具特色的文化空間建設藝術館、美術館、城市書屋,舉辦文化節、戲劇節、電影自習室、創意市集、藝術體驗課等活動,積極推動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融合發展。

  “保護利用好老舊廠房,充分挖掘其文化內涵和再生價值,興辦公共文化設施,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建設新型城市文化空間”,今年4月,北京市發布了《關於保護利用老舊廠房拓展文化空間的指導意見》,為老舊廠房轉型升級文創園提供了相關政策保障。“我們也將根據市政府后續出台的細則做好相關配套服務措施,為朝陽文創園的發展保駕護航”,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