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2018-02-19点击:

原标题:让春节有效适应生活方式和精神需要

李德顺

近年来,一些西方社会的重要节日,在中国有红火起来的迹象。不少国人对此深感忧虑:难道本土的节日譬如春节、端午节,对年轻人不再有吸引力了吗?长此下去,中华文化的脉传,岂不会中断!

说起这种节日文化的兴衰现象,我们需要有深切的关注和思考。

节日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明显标志。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衰,往往联系着民族主体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的进退。人们喜欢或不喜欢过什么节日,并不是孤立的、完全随意的,而是和人们社会生活节奏、精神生活追求相联系的。

拿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来比较,首先应该看到它们在根本性质的一致之处:二者在各自的社会传统中,都是最盛大、最受重视的节日;二者都代表着各自信仰体系的核心内容;二者都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文化标志;二者都以生活中的幸福和快乐来吸引人们参与;等等。仅仅是由于民族或信仰主体的不同,因主体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经历不同,才呈现为不同的文化样式。

既然如此,为什么在一向习惯过春节的中国,会有被西方节日“入侵”之虞呢?

实际上有一个深刻的问题值得思考:传统的信仰方式,如何在世俗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己,以有效地适应主体生活方式和精神需要?

在比较春节与圣诞节的功能时,可以看到一个有意义的细节:在满足人们“回家团聚,享受亲情”这一点上,春节与洋节具有同样的人情味和同样的号召力。而不同的是,春节的中心人物,一直是成年人、长辈和家长;而洋节的中心人物,却逐渐突出了“以孩子为中心”。吸引了孩子们的热心,实际就是抓住了整个家庭的心,整个社会的心。一代又一代的儿童,成为过节的最积极成员,因此也就成为节日繁荣源源不绝的动力。在近现代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下,这一资源被充分发掘,也刺激了相关文化产业链的发展,从而营造出了浓郁的节日氛围,使洋节的吸引力,远远超出了基督教信众的范围。

相比之下,我国古老的、形成于农业和乡土生活方式的春节习俗,如何能够贴近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生活,进而创新传统风俗和节日文明?这个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和应对,才是它有式微之嫌的原因。比如,一般说来,传统节日的价值和魅力,大多在于让那些平时以个体方式分散活动的人们,以一定的理由和形式聚会起来,以表达和享受相互之间的情谊与关爱。这正是文化中的节日之魂。正因为如此,每年春运的返乡潮流,才成为春节的第一景观。而如今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们,平时饱尝忙碌和拥挤,更在意节日的放假,以享用平时难得的个人休整、娱乐和交往自由。

自2011年起,我国城市人口总数第一次超过了农村,城市生活将越来越成为主流。在这种情况下,要让人们乐于聚会,就不能仅仅沿袭旧的理由和形式,而需要重新挖掘节日之魂,提供新的具有普遍性的理由和形式,使人们依然乐于和易于参与。我们应该并且可以做到的,是创新节日文化形式,让节日文化充分回归和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例如,春节就有生肖年之说。生肖本来指人的属相,是说人的。但由于各种传统偏见和落后习俗的禁忌,人们龙年说龙,虎年说虎,却反而越来越忽视了人。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如果反过来,借12生肖来说人,那么就大有文章可作了。比如每逢春节,大家可以都来给进入本命年的人一份特殊关爱,让进入本命年的老少几代人一起接受大家的赞美和祝福,并留出下一个本命年的期待,在12年的一个轮回中企盼属于自己的生肖节日。此时每个人、社会各界都有机会参与。媒体、商界、服务业也来开发相应的资源,烘托相应的氛围,制造出节日的热点和亮点。 这样的春节和节日文化,还会衰落吗?(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