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2018-02-07点击:

一首歌的时间点燃热血一首歌的时间品味生活

摇滚活动现场激情四射

一首歌的时间点燃热血一首歌的时间品味生活

民谣活动现场安静平和

  如今,年轻一代已渐渐成为文化创作的主力军。长春地下音乐圈一直都是神秘的存在,自由反叛、青春活力、绚烂多彩……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年轻一代不断更换着标签,他们在笑与泪中成长,破茧成蝶。近期,本报持续关注长春音乐圈的年轻一代以及那些曾在芳华年龄释放青春激情的一代。

在乐迷圈里,80后90后也渐渐成为各种曲风的音乐发烧友。面对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年轻一代用音乐装饰起生活,疲惫的心灵受到旋律洗礼,他们重生乐观,步履不停的追寻着。

A 摇滚乐迷的热血律动

《光辉岁月》

  26岁的巴图是一名建筑行业技术人员,“全年无休”是他对这份工作的定义,“从事建筑本身就是十分辛苦的职业,披星戴月经常加班,每天就像行尸走肉一样,为了生活又不得不去工作。”生存规则无可抗拒,巴图便开始寻找出口,摇滚乐成为他苦闷情绪的宣泄口,“每次加班到后半夜的时候都会戴上耳机放空自己一段时间,音乐一响觉得整个世界与我无关。”那是他最美妙的时刻,扔下手头的工作,忘记眼前的苟且,一首歌的时间点燃热血,迷上了摇滚乐的巴图找寻着生活的激情与美感,“机缘巧合的一个机会认识了很多相同爱好的朋友,我们像一家人一样,之后我便走进现场接触真实的摇滚乐。”

巴图与摇滚乐的渊源确切地说是在他12岁那年,电视机里播放了一首Beyond的《光辉岁月》,乐队成员独立与勇敢的身影映入巴图眼帘,又刻在心里,“那时有个节目叫《同一首歌》,有一期播的是Beyond的演唱会,觉得弹着吉他,打着鼓很酷。”对于一个即将上初中的男孩子来说,这无疑是发现了新大陆,“那时候真的是听流行音乐比较多,周杰伦、阿杜、羽泉,而Beyond跟他们的音乐不一样。”巴图说。

开始听摇滚乐的巴图,不再局限于思考流行音乐歌词里的情情爱爱,“大学时期的我一听到摇滚乐就觉得浑身打了鸡血,充满力量。很多歌词写的很现实,能让人懂得思考。”久而久之一直到工作,巴图身边总会出现支持与反对的两股声音,“周围的人都知道我喜欢摇滚乐,家人比较支持,觉得我有点喜欢的东西挺有意义的,还有一部分人对我每个月花不少钱去看演出,买乐队CD的行为不理解,他们狭隘地认为大部分摇滚乐就是噪音叛逆,没有正能量,但我觉得我活得比他们要充实快乐。”

默默陪伴

  2016年,巴图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摇滚乐迷组织———满洲铁骑,“‘满洲铁骑’的朋友性格都比较直爽,开什么玩笑都无所谓,工作中就要考虑很多为人处事之道。工作和私下里我是有A、B面的,私下和朋友们在一起的那个我才是真正的我。”巴图在工作中不善交际,比较内向,但一到了摇滚现场他就变身成狂热乐迷,“死墙”、“跳水”身体的碰撞,爬到舞台上朝人海那纵身一跃,巴图与其他乐迷互动玩耍得不亦乐乎,释放自我,“我觉得到现场在不能尽情地发泄自己还不如在家听音乐。”

巴图在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关爱,有一年夏天,看完演出的他与乐迷们一起喝酒狂欢,一尽情就嗨到了凌晨两三点,“由于再过几个小时就要上班了,所以我就准备找一家肯德基趴在桌子上睡一会直接去上班。”但这一天的凌晨后半夜绝不是巴图一人孤独的背影,几名乐迷发现巴图后,怕他一个人不安全,于是就坐在熟睡的巴图身边默默陪伴,“他们还给我买了吃的,一直等到我醒来。”这件事一直被他铭记于心,大家庭的爱让他心头一暖。

“充电器”

  “希望更多人能了解live现场,希望大家能对摇滚乐有个可观不妖魔化的认知。”2016年7月8日,未满25岁的成立了线下摇滚乐迷组织———满洲铁骑,或许是希望那些在生活中倍感疲惫的乐迷们能在组织里恢复元气,他有一个可爱的昵称“充电器”。

摇滚音乐的启蒙始于“充电器”的高中时代,在课桌的书桌堂里,在全班传阅的欧美音乐杂志里,林肯公园、山羊皮、U2在音乐中思考着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个时候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还很模糊,觉得活着就是最好的。”朝九晚五的生活给了他专注爱好的时间与空间,在他看来摇滚是一个大熔炉,摇滚乐不设边界、没有规则,谁都可以去听不挑阶层文化,“我认为这是一种公平,不因任何原因而剥夺你热爱的权利。”生活遇到困难低谷时,“充电器”会听摇滚乐来找寻振作起来的“洪荒之力”,音乐的力量让他选择用闲暇时间做与乐迷生态相关的工作。“我想给朋友们一个更好的文化软环境一起玩儿,而且这个组织并不全是我一个人的努力,是靠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和这些好朋友们的共同努力,遇到困难,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充电器”说。

在“充电器”看来,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诉求,对工作的不满,对生活的不称心,他希望人们将摇滚乐作为宣泄的出口,如今摇滚乐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真正的摇滚青年并不是不学无术的顽劣之徒,而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会去努力实现的人。请放下对摇滚乐的偏见。”

欢乐与释放

  梳着两个长辫子,大大的眼睛水灵灵,大四学生银歌更像是二次元世界的小萝莉,略带娃娃音的声线让人一打眼很难将她与摇滚乐联系在一起,但现实世界的确存在反差萌,一身金属元素的黑色短袖,2015年,银歌来到了了苏州迷笛音乐节的现场,面对长春到苏州28小时的硬座之旅,这个软绵绵的萌妹子一路挺了过来。“当时迷笛门票是300元,来回花了1000多块钱,三天三夜睡了10个小时,一直在玩儿,现场很有感觉。”在草坪上支帐篷露宿,三天三夜的狂欢让银歌享受生命的欢乐与释放,“台下看台上的乐手万丈光芒,经典的音乐一响起就让人热泪盈眶。”啤酒、烟花、热气球,现场的每个人都玩得尽兴,“多大岁数的乐迷都有,有的脚受伤了坐着轮椅也来听音乐,现场音乐的感染力特别强烈,透过耳机小小圈铁的声音和你去现场同几万人共享宏大声场的感觉很有差距。”茫茫人海中汇聚于此的摇滚少年们释放着青春的激情……

B 民谣乐迷的灿烂缤纷

斜杠青年

  一人一屋两只猫,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班,30岁的盘盘每天过着简简单单的生活,看似按部就班,但其实生活因民谣而灿烂缤纷。

起床叠被,迎接一缕缕朝阳,“哗啦啦”在食盆中倒好“毛肚”和“馒头”最爱吃的猫粮……穿上外衣,戴上耳机,出门候车,耳机隔绝一早人来人的慌乱匆忙,一首首民谣乐曲给美好的一天开了个好头。食堂的早餐和午餐是盘盘的最爱,吃好每一餐让她保持身体健康与精神充沛。朝九晚五的工作虽然让她少有成就感。不过年纪轻轻的她学会了独立思考,她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她不想被一个环境困住思维,于是每天下班回家她就摇身一变成为她想成为的某某。“年长的喜欢聊一些生活琐事,但我知道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这些,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

盘盘做过许多兼职,测绘、销售、舞蹈老师……十足的斜杠青年,每一份工作都尽力做到最好,“我想让自己上下班的思维能够有所转变,锻炼自己去自主思考问题。”盘盘是辽宁省人,大学考到长春后就一直留下来学习工作,如今30岁的她,虽然无房、无车、无对象,但每天的生活并不单调。“钱、房子都是身外之物,手里的钱能够养活我自己的。我有自己的信仰目标,一点都不迷茫。”盘盘特别喜欢民谣歌手老牧的《寤寐思》,“叹余生漫漫,望落叶归根。”异地工作的她逢年过节会回到父母身边,“有时候回去能发现父母真的变老了,我想有机会带他们出去玩玩,辛辛苦苦大半辈子了,应该去看看世界。”

小生活

  盘盘欢快的生活得益于与民谣结缘,“我在一家俱乐部认识了秋野,后来总在一起玩,那个时候他在街头演唱,我还去给他打鼓伴奏。”认识了秋野,让盘盘走进了世外桃源陋室,在那里她学会了打非洲鼓,慢慢地就熟络了起来,她成为了陋室演出的忠实观众,“民谣特别贴近生活,很容易让人学会哼唱,民谣歌者就像是诗人,每一句都是那么的美。”

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双鱼座女孩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2018年要学会弹吉他,她希望有朝一日在自己的婚礼上能够抱着吉他弹唱一首歌。“我每天都在成长,没有原地踏步,步履不停的同时也想看到道路两旁的风景。”但面对亲戚的催婚,盘盘并没有妥协,“爱情婚姻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虽然对爱情有期盼但不会强求,现在的生活挺好的。”每天下班回家做饭、运动、看书、与猫咪一起听民谣,这是盘盘所向往的小生活,“毛肚和馒头也喜欢听民谣,一放歌它俩就安静下来趴在我身边。”民谣对于她来说是温暖的陪伴,“能创作民谣的人都是用心生活的人,喜欢思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简单生活,目标清晰。”盘盘喜欢陋室里的乐迷,“大家一见如故,敞开心扉畅聊,在这里人人平等,没有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的分别。”

宣泄与理解

  对于刚刚从学校毕业的颜准准来说,民谣同涉世未深的她一样干净、纯粹。“大学生骨子里有份天真果断,喜欢什么就去追求什么,不会掩饰。我们喜欢民谣,所以想让更多人了解它、喜欢它。”告别校园步入工作岗位,准准听出了民谣音乐的个中滋味,“工作之后的民谣很朴实,有生活中的不易,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对亲人的思念,会把自己的想法加入到某一首民谣歌曲里,会更能理解原作者写这首歌的心情。”

她喜欢同朋友去陋室听民谣,那个开放性舞台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歌者直抒胸臆,“陋室的音响效果真的很赞,而且陋室地方不大,但是有氛围,进去就有种亲切的感觉,而且唱的都是我喜欢的民谣,所以就更喜欢去陋室了。”她开心时喜欢听赵雷的歌,不开心时喜欢听李志的歌,“赵雷的歌有唱理想、有唱生活,有写给家人的,所以他的歌你能听到他想表达的感情。李志的歌,听起来让人觉得苦,但是这种苦,你听懂了就懂了。”陈粒沈阳演唱会、陋室的民谣春晚、曹萌在长春的个唱、东北偏北在吉大南岭校区的民谣音乐会,去过的现场证明着准准对民谣的热爱,“现场那种感染力真的不一样,之前看电视不理解有人能把观众唱哭了,但是现场演出看多了,发现有的歌手是真的可以把你唱哭了。”在准准看来,摇滚是宣泄,民谣是理解,“我眼中的民谣,干净、纯粹、无华、真实。”她希望未来十年、二十年,直到老去的那一天,能始终保持那颗爱民谣的初心。

  新文化记者 邓胜男